又因产品致癌赔巨款:强生产品消费者好感度垫底 股价却抗跌?

 | 2018年4月9日 16:32

Investing.com - “咖啡致癌门”才刚刚过去没多久,又一个新的致癌事件再次甚嚣尘上——医药巨头强生公司 (NYSE:JNJ)因其爽身粉中的石棉污染导致一名美国银行家患癌,近期被新泽西陪审团裁定向受害者赔款高达3000万美元(约合2亿人民币)。

这名受害者是美国新泽西的一名投资银行家,其表示,因使用强生公司的婴儿爽身粉30年,患上了间皮瘤,从而对强生公司提起诉讼。

资料显示,间皮瘤是发生在胸腔或腹腔内壁上的肿瘤,可分为良性或恶性。发生在胸腔的间皮瘤与石棉纤维的接触有极大的相关性,普遍与尘肺病同源。间皮瘤同时是一种致命的癌症。也正因如此,目前世界各国都逐渐禁止使用石棉,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天生的,强生的”这是强生婴儿朗朗上口、广为人知的品牌广告语,强生公司曾经以“安全”和“天然”起家,年利润高达百亿美元,在全球60个国家拥有250多家分公司,产品在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旗下拥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达克宁、泰诺等众多知名品牌。然而,现在的强生产品却饱受诟病。

下载APP
加入Investing.com百万用户的行列,全球金融市场早知晓!
立即下载

这已经不是强生第一次因爽身粉致癌被起诉,除了间皮瘤,还有研究显示,含有滑石粉的强生爽身粉也可能是卵巢肿瘤的诱因。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在美国境内强生公司已收到与其爽身粉产品有关的6610名原告的起诉。这些起诉中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强生公司没有在事先警告女性使用其产品可能患上卵巢癌的风险。

早在本次强生被罚3000万美元之前,2017年8月,洛杉矶一个陪审团已经判定强生公司给予一名已经去世的女子4.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28亿元)赔偿金。不过,随后因为该判决法院没有裁判权,导致该判决无效,强生公司侥幸逃过一劫。不过,强生公司在这起案件中的表现也让人颇为失望,该事件中,强生一直秉持“打死不认”的强硬态度,没有任何要改进或者改变的态度。

除了“致癌门”,强生也有很多引发召回的“质量门”,过去十几年,该公司的产品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投诉。2005年,强生婴儿用品被印度专家明确指出含对婴儿有害的液体石蜡油物质;2009年,因产品污染被强制找回500批次止痛药泰诺、布洛芬等非处方药;2010年,又称“强生召回年”,大规模召回15次问题产品,涉及50多钟产品;2011年,强生婴儿洗发水被发现有毒物质,包括可致癌的二恶烷,以及能释放甲醛的季铵盐-15……

不停爆出各种问题的强生公司,在中国国内近几年来的消费调查中,好感度都处于垫底位置。在最新一份媒体公布的《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外资品牌好感度》的调查报告中,强生高居“受访者最不喜欢的品牌榜单”中的第三位,提及率为11.6%.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强生产品不过关、品牌好感度低,但是公司在全球制药行业中却有很高的市占额,而且,在美股市场,该公司还曾被评为最值得投资的三家药企之一。2018年1月,强生被财富世界评选为最受赞赏的公司,入选主要基于三点关键属性:具有前瞻性的商业行为、明智的管理方式和社会责任感强。

公司最新公布的业绩也表现亮眼。强生2017财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为202亿美元,增长11.5%,全年实现总收入765亿美元,相比2016年增长6.3%,国内销售额增长9.8%。

公司国际销售额增长13.5%。强生公布2018年全年销售额为806亿-814亿美元,营运增长在3.5%-4.5%之间。

2017年收入增长主要归功于制药业务的增长、成功的并购以及在创新方面的投入。财报显示,全球2017年全年医药销售额为36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3%。

从业务划分上看,强生的医疗器械和消费者保健的表现有所复苏,处方药仍是强生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处方药销售收入相比2016年增长8.3%,一方面是2017年6月16日强生正式完成对罕见病药物公司Actelion的300亿美元并购,并表了几款肺动脉高压药物,另一方面就是肿瘤药销售收入的显著增长弥补了其他疾病领域的萎靡或滞涨。

公司该季度每股收益为1.74美元,超分析师预期。此外,公司净利润率为1.7%,股本回报率为29%。

此外,靓丽的业绩表现也使得公司股价在动荡的大盘中,表现“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