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下:被忽视的手机产业链

 | 2019年8月9日 17:06

手机通信行业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行业之一,从行业影响力系数来看,手机行业所属的通信行业在53个行业中排名第1。从其关联行业来看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上下游产业链有着一定的拉动作用。

即便如此,手机产业链相对于汽车和房地产产业链与宏观经济的共振作用较弱,原因在于,其一,手机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相对比较纯粹的消费品,行业本身对应的下游需求中,投资关联性较低,单位商品价格相对汽车和房地产而言较低。其二,虽然高端手机仍然有一定的奢侈品属性,但总的来说,手机日益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手机消费的收入弹性呈现下降趋势,对经济变量的反应也就缺乏敏感性。

手机产业链对经济贡献度不高,那么为什么还要关注手机?第一,手机的产业关联强度依然是相对比较广泛的,上游的原材料和相关部件的制造业,下游的流量运营、软件开发等等,能够对产业上下游带来重要的拉动作用。第二,手机行业在我国外贸结构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当前国内外贸易紧张关系下,我们应更加关注手机产业链贸易。第三,虽然手机本身的投资属性较低,但手机作为5G终端的代表其内涵也会大大丰富,其他附属的5G终端也会产生。随着未来5G时代的到来,手机产业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愈发明显。因此,本报告作为透过中观看宏观系列专题的第二篇报告,具体分析手机产业链框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下载APP
加入Investing.com百万用户的行列,全球金融市场早知晓!
立即下载

一、手机产业链简述

首先简单了解下手机制造的产业链流程。手机的主要零部件包括芯片、显示屏、电池、摄像头、PCB(印制电路板)以及外壳(结构件)。每个零部件需要不同的模组、传感器或者芯片加工完成,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芯片,生产商将基带、射频、处理器、无线通信芯片及其他附属元器件焊接在同一个PCB空板上就形成了主板,其中基带芯片与网络一对一匹配,意味着4G网络通过4G基带芯片访问,而5G网络则需要通过5G基带芯片才能够顺利访问。单个零部件加工完成后,紧接着生厂商将主板与显示器、电池、摄像头、结构件进行组装则形成整机。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且芯片、显示屏以及摄像头三类零部件成本很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各个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并非同一厂商完成。相对于整机组装市场,我国在产业链上游领域的优势明显不如美日韩。根据因此很多零部件依赖进口,而整机则多用于出口。芯片、光学镜头、显示面板等部分主要来自美国和韩国,尤其是芯片板块,据Strategy Analytics统计,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都是高度垄断市场,这两种处理器的全球市场份额中45%以上来自美国高通,华为海思市占率仅为9%左右,而且海思芯片只配套华为品牌,意味着国内绝大多数整机厂商都不具备研发制造能力。存储芯片大多来自韩国三星。此外,国内使用的显示屏生产商主要是韩国三星以及国内京东方,图像传感器主要来自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