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融数据的三个“反差”--10月金融数据点评

 | 2019年11月12日 09:24

事项

2019年10月新增社融6189亿,新增人民币贷款5470亿,M2同比增长8.4%,M1同比增长3.3%。

主要观点

如何看待社融的环比腰斩 v.s. 同比调整?

首先,10月社融本身为年内社融的季节性低点。一则长假效应工作日较少,二则处于季初,往往受到上一季末银行为达到存款指标和监管考核集中冲量的影响,形成“拆西墙补东墙”效应。其次,10月社融同比少增1000多亿,背后实际上是受到了表内(居民短贷、票据融资)及表外专项债的拖累。居民短贷受监管密集调查信用卡涉房交易以及月底P2P平台清退速度加快的影响而少增,专项债则因10月发行空缺而拖累了社融。

综合来看,此次社融低于预期,但并非是大崩溃,既有短期监管政策的冲击、也有逆周期政策节奏调整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未来若部分专项债能够提前发行,基建项目融资需求相应配合,同时季末年初冲量效应继续显现,那么社融增速仍有上行可能。若专项债提前发行预期落空,则社融增速或仍趋于震荡。

下载APP
加入Investing.com百万用户的行列,全球金融市场早知晓!
立即下载

如何看待M2持平v.s. M1再回落?

10月M2增速持平于8.4%,而M1回落0.1个百分点至3.3%,背后反映当前实体企业的投融资活力仍然不强。M1反映了企业在手资金变化情况,当现金流逐步改善时,往往意味着补库能力增强,经济回升动能改善。

而什么因素决定了M1回升的可能性?我们认为,企业在手资金的改善,一是存量融资成本可以明显回落,从而改善现金流状况;二是增量融资渠道打开,能从居民政府金融三部门拿到更多的钱。就前者,我们关注货币政策调控下社会融资成本的变化,尤其是企业贷款利息及非标利率的走向。就后者,我们关注企业融资融资的三个渠道的畅通度——商品房销售额(从居民部门拿钱)、非标融资(从金融部门拿钱)、地方债融资(从政府部门拿钱)。

回顾2019年初至今,M1走势在3%-4.6%的窄区间震荡。控地产下,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小幅回落;财政前倾发力,但地方政府置换债发行大幅减少;开前门,堵后门基调下,非标萎缩速度减缓但不改收缩之势;三者共同促进M1上行但同时制约了幅度。展望2020年,M1亦难以大幅上行。存量融资成本在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有望小幅调降,但难有2015-2016年贷款利率下行近150bp的大空间。新增融资渠道在控地产、约束地方债务以及监管影子银行的环境下难有政策大放松。M1或有小幅回升,但过程温和,或需经历反复调整。

如何看待总量高低波动 v.s. 企业长贷改善?

8月以来,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已同比改善持续一个季度。目前在总量数据的高低波动之外,企业长贷持续改善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背后反映的积极意义仅限于未来基建逆周期发力可期,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投融资活跃度在提升。回顾历史数据来看,企业长贷同比改善仅仅稳步领先于基建投资2个季度左右,而较地产投资则缺乏领先性。制造业投资则决定于5个因子的变化:制造业设备更新需求、工业企业利润(引导上游投资意愿)、社零(引导下游投资意愿)、汽车产量及出口(引导中游投资意愿),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企业决策典范,与企业长贷的改善程度相关性低。

具体金融数据细项分析请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逆周期政策力度减弱

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