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心念念的二次探底,可能不会来了

 | 2020年5月18日 08:32

进入5月以来关于股市是否二次探底的担忧在升级。最近几年,5月都成了黑天鹅月。川普在5月容易精神失常,搞出许多不合情理的事情来。也许他是为了他的总统宝座,但苦了普天下的投资者。

比如2018年5月撕毁伊朗核协议,比如2019年5月本来谈得好好的贸易协议突然变卦;同样的剧本,到了今年,剧本不变,主人公还是那些(比如某H企业),台词也没啥变化;须知金融市场上最吓人的不是“搞事情”,而是预期之外的“搞事情”,当人们都知道你要搞事情,那这个“搞事情”也就搞不出什么事情了吧。

今年5月到今天,股市还算冷静,特别是A股,大神创还保持着“多头排列”的技术形态,不肯低下他高贵的头颅。去年那种一下去大盘震去5个点的恐怖片,到今年也演不出来了。一句话,谁家股市也不是吓大的。

问题在于,今年和过去几年预期不同了,疫情的短暂冲击以及去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是确定性时间,何时复苏没有人知道。短期来讲,中国4月份数据出来了,的确是“凹”出来了个“深V”的造型。但问题在于,欧美现在经济还在探底的过程中,毕竟中国与欧美的贸易项还是在那摆着的,他们探底了,在底部徘徊,会不会把我们的经济再给带下去呢?这是中期的焦虑。

下载APP
加入Investing.com百万用户的行列,全球金融市场早知晓!
立即下载

还有长期焦虑,一些过去悉以为常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面临全面挑战。会议真的要面对面开吗?买东西、看电影这些,一定要去商场吗?人类还需要飞机吗?等等。

虽然经济分析不能照搬历史教条,但是以史为鉴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的。在我看来,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大萧条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这两次全球重大的系统性危机,可以作为度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下限和上限。这次,无论如何不会比1929年更差,但绝不会比2000年好。

1、1929

很多人认为,这次比1929年冲击更大。

我持不同意见。

理由在于,1929年的当时,人们不知道萧条是可以战胜的,而现在人们对于战胜危机和萧条,已经有了许多理论、工具、以及实践。

1929年的美国,胡佛执政,秉持“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思想道统,将“小政府”的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就在10年前的1918年,哲学总统威尔逊搞出了一大堆增强政府权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玩意,包括开征联邦所得税、建立央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战时言论管控。

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思想道统,对于1929年大萧条的影响有三点:

1 绝望

2 陷入费雪“债务通缩”恶性循环

3 民粹主义抬头

当时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1932年出版的著作《繁荣与萧条》之中指出,政府应当通过干预货币政策,制造通胀,来稀释债务,而不是抱着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不死的幽灵,作壁上观。

但是很可惜,费雪的主张没有得到认可。他自己在债务的重压下破产,按揭买的房子被银行收走,还是他任教的耶鲁大学帮他买下了这栋房子,并返租给他,使得这位大名鼎鼎的明星经济学家不至于流落街头。

后人对此的认识逐渐清晰,如果在大萧条刚刚爆发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央行——美联储——就能及时采取一定的宽松政策,那么大萧条的冲击也许会小得多。我想起了2018年我们有位某信的首席分析师提到过蒙古大夫,这样看来,1929年的美国当局才是不折不扣的蒙古大夫。

但毕竟当时美联储成立才16岁,就摊上这么大个事,也怪不得处理的手忙脚乱。

总而言之,放水没那么难。2B or not 2B, that’s the question.

现在,因为已经有了2008年发动QE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所以美联储从思想上到工具上,都没有这么大的限制,只要股市一跌,立刻流动性给上,丝毫不犹豫。当然这有副作用,人们都清楚;但还有另一句话,直击心灵深处:

如果能够把一个问题拖上100年不爆发,那也基本上等同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这就像癌症,以前是害上了就死人;现在可以通过切除、化疗、甚至靶向治疗,使得它能够维持10年、20年不复发,为患者延续20年的寿命。这也基本上就等同于治愈了。

因此,我的结论是,这次股市的表现一定不会比1929年差。原因也很简单,1929年没有哪家央行会放水,现在地球人都会了。一句话,学会新技能了,装备也升级了,那原来的老怪就不在话下了。

2、2000

与2000年的可比性在于,这次和2000年一样,也是美国加息挤泡沫导致全球资本市场轮流跌一圈,最后跌回美国的故事剧本。

很多人知道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大跌50%,但这是故事的下半场;上半场是那个轰轰烈烈的亚洲金融危机。这里有很多阴谋论,索罗斯,曾荫权,港币,朱总理,等等。

但底层的逻辑和2018年是一样的。美联储加息,导致全球资本回落美国,当时作为全球资本流入的热门地区——东南亚——就被“抽水”“剪羊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