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半年经济与政策,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

 | 2020年8月10日 15:08

2020年1月底起始的新冠疫情完全打乱了上半年经济活动的原有节奏。在海外疫情集中爆发的3月,全球金融市场定价深度经济衰退,主要股指、大宗商品价格纷纷暴跌,美元甚至出现了流动性危机。这一切直到疫情防控形势改善,政府加码逆周期调控,各国陆续解封复产才开始好转。发展到现在,全球主要股指、工业金属价格已经基本接近或涨超疫情爆发前的点位,虽然目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仍在,但全球经济已从疫情带来的深度衰退中初步复苏,我国二季度GDP从一季度的-6.8%反弹至3.2%,央行已着手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看起来我们似乎又正处在一个“衰退-复苏”的周期过程中。那么这一次的“不一样”在哪,或者说我们能从上半年的经济、政策走势中学到点什么?

我们换个角度切入,把疫情的发生视为一种思想实验,该实验测试的是经济体系在面临外生冲击被迫停滞时的应激反应及其结果。在进行具体分析前,首先需要明确疫情这种外生冲击的影响途径。疫情主要通过在发生的当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限制人口流动,从而打击依赖于人口集聚形成的生产、消费(尤其是第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活动。

下载APP
加入Investing.com百万用户的行列,全球金融市场早知晓!
立即下载

在冲击发生的当期(对应我国1-2月),政府部门发现防疫封锁带来的经济损失(当期产出损失)要小于放任自由带来的劳动力损失(潜在产出损失),因此会迅速做出反应,采用行政手段限制出行。相应地,经济则陷入“供需双降-企业收入减少-失业加剧-居民收入下降-消费进一步回落”的恶性循环。由于中上游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且停工损失大,供给降幅会相对较消费小些,故疫情爆发初期工业品库存在短期内快速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