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5年,中国财富管理未来迈向何方?

 | 2020年11月5日 17:46


过去十五年,第三方财富管理在中国经历了从0到1。

在金融早期,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财富规模小,投资工具少,根本没有财富管理这个概念,说到个人理财无非就是定期存款和购买国债等。

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起源于西方,对比美英等成熟国家和地区,中国财富管理发展史其实很短,这与国民财富的积累规模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关,虽然有90年代对于资本市场的早期探索,例如股市、期货市场等,最终都草草收场。
1998年,中国第一支证券投资基金诞生;2001年,中国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发行,从此,基金与股票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市场,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是指独立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大型金融机构,不代表金融产品的发行方,只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客户的具体特点和实际财富需求为其提供资产配置建议,然后在市场上搜寻各种优秀的金融工具组成适当的资产组合。这样做的优势就是它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及产品组合。

下载APP
加入Investing.com百万用户的行列,全球金融市场早知晓!
立即下载

三方财管萌芽-诺亚财富创办【2005年】

2004 年,通货膨胀与银行存款的差导导致利率为负值,银行理财刚刚出现,大众开始意识到理财投资,是高通胀迫使居民意识到钱可以生钱;2004年2月20日,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携手华润信托发行了第一只开放式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中国首只阳光私募产品出现,开启了私募基金阳光化的模式。

2005年8月,汪静波带着团队脱离湘财证券成立诺亚财富开始独立运作,标志着第三方财富管理业务正式走向了中国市场,财富管理行业在国内正式形成。

这一年,国内的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开始正式成长起来,进入庞大的理财市场,但那时规模还非常小,这阶段成立的早期三方财管较为熟知的有,海银财富(成立时间2006年)、中天嘉华(成立时间2005年)、宜信财富(唐宁创建于2006年)。
从2005年开始的100万信托、阳光私募销售开始,主要面对的客户是300-1000万可投金融资产,依靠理财师的个人销售能力,这一阶段的三方财富管理行业是金融产品的单兵作战式销售。

同时2005-2006年,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理财产品,国内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机构相续成立自己的财富管理产品,这些大的机构基本垄断了国内的高端客户。理财产品已经不再局限于债券、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出现、黄金投资逐步放开,房地产步入黄金十年、企业债开始进入人们视线,而股票投资也不仅是单纯的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定向增发、并购成为高净值个人参与的主要方式。

2007年,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注资中国最大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诺亚财富管理中心,此举标志着中国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驶入资本轨道。
彼时诺亚业务涵盖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全球开放产品平台、互联网金融等多条主线,致力于为全球高净值人群实现财富的世代传承。

基金热,财管步入快车道【2009年】

2009年,A股市场走势波澜壮阔,沪深300指数于8月4日创出本年最高点3803.06点,年初至最高点,上涨108.32%。

A股市场的大反攻,带来了公募基金净值的大反弹。与此同时,指数基金大扩容,新基金发行数量超过100只,基金大家庭已突破500只。

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2009年开始也在高端人群中引发热潮,创业板造富效应引发了全民PE热,一时间“人无股权不富”的论调兴起。国内外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市场风起云涌,外资如凯雷、黑石、KKR、桥水,国内的如鼎晖、红杉、IDG等。但中国资本市场多变的政策环境,IPO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量PE到期无法退出,后续发展高度依赖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进展。

从2009年的1000万PE、房地产基金开始,财富管理主要面对的客户是3000W-1个亿左右的客户,依靠标准化市场活动峰会、论坛、路演、咨询委员会设定,主要销售四类产品——PE、RE、FOF和美元股权产品。
2010年10月,第三方财富又一标志型事件发生,一声钟响,成立5年的诺亚财富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纽交所上市代码:NOAH)。这一记钟声,不仅代表着诺亚财富成功上市,也让其他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受到了莫大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