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要治好谁的病?

 | 2024年4月19日 09:20

英伟达公司 (NASDAQ:NVDA)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野心藏不住了。

生成式 AI 兴起后,英伟达的CEO黄仁勋频繁在公开场合谈论生命科学,宣称“生命科学工程化”即将来临。事实证明,老黄不玩虚的——在刚刚落幕的英伟达2024年GPU技术(GTC)大会上,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大火了一把,有业内人士统计,总共900多场活动中,至少有90场与该领域相关。

尤其是在 GTC 开幕当天,黄仁勋一口气正式推出了25个医疗、生物制药相关的“微服务”,覆盖医学影像、药物研发和数字健康等领域。其目标是让“全球医疗企业能够在任何地点和任何云上充分利用生成式 AI 的最新进展”。

在此之前,业界对英伟达的认知,更多集中于“卖卡的”。“算力,特别是GPU是训练AI模型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百图生科首席技术官(CTO)宋乐告诉虎嗅。

而英伟达的布局显然超出了一个硬件供应商的“本分”。从公开数据看,这家全球芯片巨头已经与超2500家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包括提供算法的AI企业,也包括医疗、制药领域巨头。比如:与强生开发了可实时分析数据的手术机器人,与GE开发了可以“自动”给患者拍片的“天眼CT”。

最近一年,英伟达更是通过投资等方式,将至少10家AI制药领域头部公司纳入麾下。

这不是科技巨头第一次进军生命科学领域,但 2024 这个时间节点,与英伟达这家企业本身,都有着某种特别的含义。

“在互联网/云计算的行业里,像英伟达这样,将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提到战略地位,可能还是第一次。”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谢昌谕告诉虎嗅。

医疗领域,不相信算法

对英伟达医疗领域布局的洞察,必须追溯到生成式 AI 的发展本身。然而看似在技术、商业层面都有无限故事可讲的生成式 AI,在医疗健康领域,可算是踢到了铁板。

从产业的反应来看,目前AI在医疗健康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企业,特别是制药企业仍然在观望。有国内知名药企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该公司引入大模型的工作,至今还停留在成本核算阶段。

这种迟滞性并不是某一家公司的问题。从数据看,全球每年有超2500亿美元花在新药研发上,其中投向AI制药的只有10多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也不超过30亿美元。

另据IDC的一项调查显示,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相关企业中只有14%“已经在生成AI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在未来18个月内制定了‘通过培训获取GenAI增强软件和咨询服务’的支出计划”,远低于全球整体水平(34%),且只有制造业的一半。

与医疗企业对 AI 的疏离感迥然不同的是,技术供应商一直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数据显示,全球仅AI+生物医药公司就有700多家;在医疗健康领域,谷歌、IBM等巨头早就有所布局。尤其是ChatGPT 火起来以后,仅中国就一口气涌现了近50个医疗大模型,从ToB的医生助手到ToC的私人健康管家几乎全品类覆盖。

医疗健康就像一个冷静的“冰山美人”,“追求者”很多,但极其务实。她清楚地表示,算法只是一个小伙子的“发展潜力”,数据才能代表他的“背景与身家”。

而这恰恰是大部分技术供应商的痛处。

有行业投资人透露,因为难以获得好的数据,80%左右的医疗大模型没有进入第二阶段(即:投喂专业数据在某个领域增强),进入第二阶段的20%中,绝大部分也没有进行针对不同的场景、任务的高水平微调。

部分创业公司对内部医疗大模型进行评估时也发现,其能力仅达到“助手”级别,还称不上“同伴”。这导致AI在短期内无法独当一面,工作范围局限在导诊、辅助读片、写病历等。

在生物制药领域,AI在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生成,甚至抗体药生成领域都有很好的表现,但是这些仍然是临床前阶段。在最耗时、最费钱的临床试验阶段(该阶段开销占新药总研发费用的70%以上),还只能做一些招募患者、做记录等简单工作。对于新药研发成功率低等痛点问题,也没有实质性改善。

以百图生科为例。他们提出的长远目标是用 AI 来模拟生命系统,比如人体免疫系统,理想状态下可以更好地预测抗体药进入人体的情况。但在现实落地却很不容易。“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突破一系列多个尺度的AI建模问题。”

百图生科 CTO 宋乐告诉虎嗅,因为蛋白质领域数据相对较多——已经达到十亿规模以上,所以这一领域的进展最快,不仅能生成蛋白质,甚至可以按照多样化的设计目标来生成具有功能性的蛋白质,比如成药性较好的抗体药,催化效率比较高的酶等。

然而模拟生命系统工程中,不但涉及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生成,还涉及到大量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细胞内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但这方面的问题更复杂,相对来说数据处于稀缺状态,会需要持续的AI模型和实验数据获取手段的创新和突破。

“可以想象,蛋白质的数据会呈指数性的增长,生成设计的落地案例也会快速增长。但是这只是一部分,要模拟免疫系统,就需要其他层面也有同样多的数据,以及与其匹配的AI模型创新和迭代,有同样快速的增长。”宋乐说。

那么有了数据,AI 就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畅通无阻了吗?也不尽然。

比如,医疗领域的公开数据相对更多,获取方式更多元,AI+医疗在此的进展也更快。就在今年年初,谷歌推出了一款医学对话AI——AMIE(Articulate Medical Intelligence Explorer)。这款应用是继Med-PaLM、Med-PaLM2之后的又一个“AI医生”,甚至通过了图灵测试,表现可谓令人惊艳。

尽管从具体表现看,这款在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诊断领域,可以做得比保健医师更好,但仍然无法轻易用到真实患者身上,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医疗绝不是收集信息这么简单,“它关乎人与人的关系”。

在其背后,伦理问题、监管问题、制度问题,以及科学研究本身的进展限制,都是难以突破的障碍。可以说,被频繁提及的研究数据,只是一个准入门槛,AI+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本质上不是要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谢昌谕向虎嗅表示,更强的硬件和算法对加速行业发展一定是有帮助,但是并不说今天多了1000台GPU,明天就可以跟你打包票说AIDD(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与设计)会有一个怎样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