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 Fernand Grulms:看好人民币成国际货币的潜力

 | 2013年1月23日 13:13

“中国建设银行在去年9月就获批设立卢森堡子公司。”近日,卢森堡金融推广署首席执行官(CEO)Fernand Grulms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继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之后,中国国有四大行中的三家银行已经入驻卢森堡。此外,本报记者获悉,国内另有一家股份制银行也在申请许可拓展欧洲业务,卢森堡可能成为其设立海外分支的选择之一。


中资银行入驻卢森堡带来最直观的效应是离岸人民币业务近两年的激增。

卢森堡央行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卢森堡的人民币贷款规模290亿元,人民币存款达到180亿元,2011年全年人民币进出总规模超过7亿,较2010年全年的2.4亿,翻了近三倍,而在2007至2009年期间,卢森堡市场的人民币进出规模尚不足1亿。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机遇,我们非常看好人民币未来的发展前途,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也会越来越强。”在Fernand看来,除了中国香港外,伦敦、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努力争取人民币离岸业务,他们的逻辑就是看好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发展潜力。

下载APP
加入Investing.com百万用户的行列,全球金融市场早知晓!
立即下载

卢森堡央行前行长伊夫·梅尔施(Yves Mersch)在去年11月底接任欧洲央行执行董事之前,就曾广泛密切和中国方面接触,希望能推进卢森堡成为欧元区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而欧洲对于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竞争也日趋明朗。去年4月,伦敦金融城就通过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推出“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曲线打造欧洲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当地多家中资银行都有参与该计划。

对此,Fernand认为,竞争表示市场潜力巨大,事实上卢森堡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也非常迅速,已有16家公司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共24只人民币点心债产品,融资总规模149亿元。此外,富达、花旗、贝莱德等10家基金公司发起的人民币基金资产规模也达到2140亿元。

“虽然现有发行的基金规模绝对值仍不大,但例如华夏、南方基金等中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已陆续在卢森堡布局。”Fernand对本报记者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意识到卢森堡的金融环境和生态能够辐射到整个欧元区乃至世界。

此外,由于中国正在历经资产向全球化配置的过程,凭借严格但不乏灵活的金融监管和优越的税收环境,卢森堡经验丰富的私人银行和高端财富管理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

交易任何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所以前述交易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如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应当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在此提请您注意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上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存在差异。即该等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任何提供商不承担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或交易所保留所有知识产权。
Fusion Media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网站上出现的广告客户可能会向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退出
是否确定退出?
确认
取消确认
保存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