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大涨趋势开启!超12万投资者已采用这些做多策略。立即查看,轻松抄作业。
领取六折优惠

星巴克压力陡增:Q2利润腰斩 开店速度或放缓

发布时间 2020-4-14 04:22
© Reuters.  星巴克压力陡增:Q2利润腰斩 开店速度或放缓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杨泽世)讯,拥有超过3万家门店的美国咖啡零售连锁巨头星巴克,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下,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该公司于近日撤回了此前发布的2020财年业绩预期,并宣布该财年第二财季(自然年即2020年第一季度)利润将减少约一半,而中国作为其第二大市场,第二财季销售额将减少约4亿美元。

“星巴克受到最大的影响还是疫情所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咖啡豆分会秘书长付静雅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星巴克会适当减缓开店速度,以前开店速度加快,有市场增长的新需求,也有源自瑞幸对标的压力,如今这个压力明显走弱,且线下门店正遭受疫情冲击,该公司应该会适当调整原有计划。”

疫情致业绩大幅缩水

“中国业务在第二财季表现不佳,收入下降是由于商店在此期间关闭、减少营业时间和严重减少客户流量导致。”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和首席财务官帕特·格里斯麦(Pat Grismer)在提交给股东的公开信中坦言,中国市场快速扩张所产生的大量门店,因疫情原因对公司产生拖累。

疫情爆发前,星巴克正在加速开店,计划每15个小时开出一家新店,到2022财年末,中国大陆的门店数将达到6000家。

安信证券在今年1月发布的研报中指出,2019财年,星巴克全球门店数量达到31256家,其中中国的门店数为4123家,较2018年同期净增602家,新增门店数量超过同期整个北美地区。而星巴克官方微信号显示,截至目前,其在中国市场已经拥有4300家门店。

“预计业务将在未来两个季度全面复苏。”星巴克方面指出,“从2月下旬开始出现中国市场复苏的证据,这种复苏在整个3月份以略快的速度持续,2月份可比商店销售额下降78%,3月份可比商店销售额下降64%。”

而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样为该公司的全年经营带来巨大挑战。随着3月份疫情在美国爆发,星巴克也选择关闭部分门店,根据凯文·约翰逊的致股东信,截至4月9日,其美国门店只有44%开放,即超过8000家门店处于关闭状态。该公司表示,3月最后一周,美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60%-70%。

“星巴克以15小时一家门店的速度进行拓展,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瑞幸咖啡的影响,但后者财务造假的曝光,验证了‘店海’战术也许并不适合中国市场。”原上海市食品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星巴克应该借着疫情导致较多独立咖啡店关闭的机会,探索以副牌的形式进入更高性价比的细分市场,通过新品牌进入线上、低线城市和社区,会比单纯地开设核心门店更符合疫情后的市场需求。”

对于疫后市场发展,星巴克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所能披露信息已经披露,一切以公告内容为准,如果未来有消息会及时公布。”不过,该公司在致股东信中表示,尽管疫情的影响推迟了在中国的开店计划,但3月下旬,仍有两家新店开张,包括深圳星巴克啡快™概念店。

市场面临被蚕食风险

“瑞幸咖啡的出现,确实敦促星巴克加速推出新的产品以及一些合作,以稳定消费者及股民的信心。”付静雅说。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瑞幸的突然崛起和快速发展,不仅让星巴克加速开店步伐,还直接促使其开启了外卖业务。此外,瑞幸等品牌的兴起,也令星巴克在华业绩受到影响,其2018年第三季度同店销售出现下滑。为解决业绩问题,星巴克通过与阿里旗下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外卖服务“专星送”,并通过提高菜单价格,希望改善业绩。

为继续发力数字创新服务,星巴克还调整中国业务结构,将其重组为两个业务单元——“星巴克零售”和“数字创新”,直接向新成立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办公室汇报。

“瑞幸对星巴克的挑战并不是来自于门店数量,真正威胁到星巴克的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更好的获取线上流量。”王振东认为,“星巴克更多的门店拖累了净利润,而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依靠少开或关闭门店,从去年星巴克中国组织架构调整就可以看出,该公司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疫情提醒他们,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必须更快一些。”

“瑞幸财务问题曝出后,后续给星巴克的压力会越来越小。”一位咖啡行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星巴克的市场份额会扩大,但只是合理扩大,不会暴增,瑞幸的消费者有些原本是星巴克的客户,还有部分客户会分流到其它咖啡馆。

“瑞幸打造的是‘羊毛党’咖啡,而不是平价咖啡。他们和瑞幸达成的交易,更像是每个人以个人流量与瑞幸交换一杯咖啡。瑞幸如果部分退出市场,预计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王振东说。

不过,目前中国咖啡市场仍有广阔的空间。伦敦国际咖啡组织此前预测,2020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预计2025年规模可达10000亿元。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为569亿元,同比增长31%,且现磨咖啡符合消费升级趋势,是咖啡市场的主要增量及投资赛道。

因此,在咖啡连锁品牌接连收获投资的同时,新进入者也越来越多。如“网红”茶饮连锁品牌喜茶、奈雪的茶也相继推出咖啡产品,涉足咖啡产业。业内人士指出,“喜茶和奈雪目前都在谋求上市,且受到资本的青睐,如果二者靠融资加速开店步伐,难保不会是下一个‘瑞幸’。加上中石化旗下的易捷咖啡,依托易捷便利店在全国的20000家店铺,也会蚕食星巴克的部分市场。”

但在付静雅看来,“奈雪、喜茶等开展咖啡业务,不会对星巴克产生太大压力。消费者心中有心理定位,就像星巴克的咖啡很受消费者欢迎,但是茶就卖不过咖啡,是一个道理。”

“其实咖啡品牌早就进军茶饮市场了,与其说是茶饮品牌在抢占咖啡市场,不如说是加速国内咖啡和茶饮这两大咖啡因饮品的市场融合速度。”王振东认为,短期和中期来看,消费者还是会倾向于咖啡店买咖啡,茶饮店买茶,这还牵涉到两类产品存在着供应链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差异性;但长期来看,技术上的很多瓶颈逐步突破后,咖啡和茶饮的差异会越来越小。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