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大涨趋势开启!超12万投资者已采用这些做多策略。立即查看,轻松抄作业。
领取六折优惠

港股开年回购额65亿,达去年同期四倍,腾讯1.5个月回购额接近去年全年,回购潮中藏着财富密码?

发布时间 2022-2-18 17:52
港股开年回购额65亿,达去年同期四倍,腾讯1.5个月回购额接近去年全年,回购潮中藏着财富密码?

财联社(深圳 记者,成孟琦)讯,国际环境日渐复杂情况下,过去三年频频挨沽的港股似有“否极泰来”迹象。截至2月17日收市,恒生指数2022年累涨5.96%,在国际各大指数当中涨幅排名靠前。而踏入2022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频繁掀起回购潮,仅仅一个半月,港股回购额已超去年同期四倍,达65.23亿港元。

根据财联社星矿数据,截至2月16日15点,2022年以来港股已有84家公司展开股票回购,累计回购总额达65.23亿港元,而去年同期的港股回购额为15.34亿。2022年较2021年同期,港股回购额大升四倍。

另外,过去三年的港股回购额不断攀升。2021年整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额为382.46亿港元;2020年为161.54亿港元;2019年为138.38亿港元。2021年创造了港股回购的新纪录,回购金额是2020年的2.37倍,且2021年的回购金额规模是200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行业划分来看,实施回购的港股公司大多来自房地产、医药、生物科技、互联网及建筑工程等行业。

累计购回金额排名来看,腾讯控股、药明生物、三生制药、中国移动、中国燃气累计回购金额位居前五。另外,进入回购榜前十的港股上市公司还包括:小米集团、天伦燃气、易大宗、创维集团和金蝶国际。

腾讯一个半月回购额接近去年全年

其中,腾讯控股累计回购高达21.96亿港元,相当于港股今年总回购金额的34.43%,回购股数为483万股,最高回购价为475港元/股,最低价为431港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近一个半月的回购金额已相当于其2021年全年回购规模25.99亿港元的84.51%。腾讯股价也在去年经历“滑坡”后,呈企稳态势,截至17日收市,今年腾讯已累计涨近5%。

除了大手笔回购外,腾讯2021年12月还宣布以实物方式分派京东股份作为特别中期股息,及2022年1月宣布减持“东南亚小腾讯”Se1449.2751股A类股份。

中国移动借回购走价值回归之路

伴随中国移动A股绿鞋行使期届满,港股回购如期推进。2022年1月4日,中国移动港股发布公告,称计划回购不超过20.48亿港股股份。2月10日,中国移动第一次执行此次回购计划,当日耗资约4.22亿港元回购730.35万股。

2月17日,中国移动港交所公告称,2022年2月17日,以每股54.15-54.55港元价格回购190万股,共耗资1.034亿港元。这已是近8日以来第三次回购,三次回购累积耗资6.25亿港元。分析人士称,中国移动频繁回购可见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经营的信心,近期中国移动股价表现强势,回购对股价形成正向引导,但三次回购金额呈现逐步递减,唯回购是长期计划,后续有待观察。

宣布回购以来,中国移动的股价一路走高,截至2月17日收市,港股中国移动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6.45%。

中信证券研报给予中国移动“买入”评级,称此前大股东已累计增持A股超15亿元。港股回购、A股增持的持续推进,彰显公司对长期发展向好的信心。从历史对比来看,中国移动港股、A股的PB分别为0.8X、1.1X,远低于公司过去十年港股的PB均值1.5X;随着美国禁投令影响的逐渐消退,公司的估值有望持续得到修复。从全球对比来看,中国移动的PB也显著低于美国三大运营商2X的均值水平。

中信认为,中国移动是兼具科技与消费属性的优质核心资产,ROE和股息率回报高,现金流与业绩改善的趋势明确,但估值仍处于底部位置,强烈推荐。

机构怎样看待港股的回购与优势

2021年对港股而言是格外艰难的一年,年内,恒生指数跌14.08%,恒生科技指数跌32.7%,国企指数跌23.3%。指数下跌之余,港股上市公司股价经历大幅回调,反复打磨着投资者的心。

2022年,港股上市公司频繁的大手笔回购,除了是对“跌麻了”的投资者的心理按摩,也是上市公司对自家股票信心的彰显。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俊认为,从MSCI中国指数的动态市盈率变化看,目前估值为11.9倍,已低于12.9倍的5年平均值。目前,港股主板的平均PE为15.06倍,显著低于去年平均水平。因此,当前港股估值水平较去年更具吸引力。

有分析人士称,港股开年回购激增,有助提升投资者信心。在经历了2021年的低迷表现后,开年港股已吸引了抄底资金的注意。同时踏入财报季,业绩增长叠加低估值,或有利于港股在春季走出低谷,此时回购股份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赢得投资者好感。

对于此次港股回购潮的时长问题,市场观点认为,目前美元和港元借贷利率较低,一些企业可能会赶在美联储加息前,锁定较低的资金成本实施回购,由此预计港股回购高峰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而讨论到目前形势下的港股市场优势,中金公司表示,上周海外中资股市场延续上行趋势并再度跑赢海外及A股市场,再次印证了此前多次提示的港股存在比较优势的看法。这一跑赢表现实属不易,要知道同期A股市场尤其是成长板块大幅下跌而海外市场波动性上升。我们认为背后的逻辑是较低的估值比较优势不仅在外部波动性环境下为市场提供了缓冲,也使得海外中资股对国内积极政策信号响应具有更大弹性。去年12月以来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正是验证了这一判断。

未来,中金对港股市场依然维持这一看法,认为其将继续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尤其是在1月金融数据超预期进一步打消了市场对政府稳增长决心方面的疑虑。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