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跑618,快人一步解锁六月AI精选股年中特惠

生态圈论坛圆桌干货回放(上):从投资视角看指数投资发展趋势及买方需求,未来哪些指数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 2023-7-13 19:45
更新时间 2023-7-13 20:07
© Reuters.  生态圈论坛圆桌干货回放(上):从投资视角看指数投资发展趋势及买方需求,未来哪些指数值得关注?
XAU/USD
-
GC
-

财联社7月13日讯(记者 吴雨其)就在7月12日,指数投资界的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大聚会,成为炎热夏日里的“怡人温度”。

7月12日,海通证券、财联社共同主办的“高质量 高起点”2023指数投资生态圈论坛在上海召开。在这个盛会上,来自沪深交易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管、银行理财以及做市机构、三方平台等数百位高管与业务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指数投资的盛宴。

会上,长江养老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朱安平、太平资产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王振州,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高级总监许之彦、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ETF基金经理李直以“从投资视角看指数投资发展趋势及买方需求探讨”为主题,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对指数投资的前沿探索与深刻实践,以圆桌对话的形式带来了行业洞察。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荀玉根担纲主持人。

以ETF为代表的指数投资时代已来临

指数化投资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王振州表示,“观察到2018年以来的市场情况,不论是在下跌市场还是上涨市场,ETF的份额都在不断增加。”

他还提到指数投资的超额收益,“过去如果某个产品出现了超额收益,无论是在指数增强产品还是在主动基金中,都会引起市场的关注,并吸引资金涌入。然而,这种超额收益往往是不可持续的。而ETF作为一个良好的Beta工具能够提供稳定的市场表现。”他认为,ETF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复杂的A股市场中,许之彦如此形容ETF——ETF就像给开放式基金装上了翅膀。“它非常的生态化、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突破点。”他形容,中国的A股市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新兴市场,而是进入了有效性逐步提升的阶段。

他指出,市场的宽度和深度大幅增加,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提高,个人投资者和中小机构在获得超额收益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而ETF叠加了丰富多样的场景和生态化特点。随着A股市场的深化、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以及机构生态的建设,ETF的发展空间将大大提升。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而是一个庞大的业务。在这个业务中,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和私募机构可以进行丰富多样的套利交易、对冲交易和做市交易。同时,ETF提供方也在加速布局,衍生品的生态也变得非常重要。

李直也对指数投资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认为它有广阔的前景。

他谈到原因有三,“首先,中国养老金的入市可能为指数投资带来强大的动力。美国的经验表明,养老金在被动投资产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次,随着国内ETF市场由量变向质变发展,在未来财富管理大时代之下,ETF灵活多样的特性将充分满足各类投资者需求。。最后,海外市场已经证明了指数产品的优势,国内市场也有望呈现类似趋势。”

从保险公司视角看指数化投资

王振州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分享了他的看法,保险资金在使用ETF时更偏向实现绝对收益。对于实现绝对收益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配置,即使用一部分权益类的ETF,并结合其他类别的ETF进行配置,控制一定的多头敞口。

第二种方式是进行交易或对冲操作,在看好市场时增加权益部位,在看淡市场时减少权益部位。短期择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更可靠的方式是在一定的配置比例范围内进行上下浮动。

他指出,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取其他方法,例如加入一些期货对冲,以实现基本仓位的核心配置(如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同时在卫星仓位中加入不同时期下的偏离行业,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超额收益。股指期货可以用于对冲操作,确保一定的灵活性。

从公募视角看指数化投资

许之彦从公募视角谈指数投资时把ETF比作积木,“ETF作为一种工具化产品,类似于积木原理,需要不同的积木组合成一个玩法的框架,实现对冲或者并且通过配置方式达到降低组合波动的效果。”

他指出,指数化投资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将工具推向财富端和客户端,帮助客户使用好工具实现他们的目标。这需要不断推动解决方案的提供,如行业配置、大类配置等,并通过动态模式打磨资产端,同时提供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此外,许之彦还建议监管层将ETF纳入投顾组合。“投顾制度的大力推动,包括更快地将ETF纳入其中,才能真正走进财富管理的核心。这需要时间和周期,但我相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财富管理向投顾管理的转变。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即ETF“投顾式”服务,因此要同时重视产品和客户服务的发展。”

在产品布局方面,嘉实基金也非常注重配置需求。李直介绍,“嘉实基金秉持着‘长坡厚雪’的思想,追求为投资者在长期增长的赛道选出风格鲜明的资产,设计出最好用的投资工具。我们围绕中国经济发展最有价值的资产进行具体产品的设计,让投资者能够分享资产的长期收益。我们相信寻找长坡厚雪,才能滚出质量高的雪球。。”

具体到产品层面,李直也介绍了嘉实基金在行业主题方面有独特的布局。例如,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了多种产品,包括主题鲜明的新能源ETF、上游材料领域的稀土ETF和稀有金属ETF、中游制造领域的电池ETF,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绿色电力ETF等。

在TMT行业中,李直表示内部也存在很多考虑,主要围绕大安全的主题线索展开,提供了软件ETF、信息安全ETF,以及科创芯片ETF等产品。

从大类资产配置和行业方向谈未来指数投资

李直根据市场的大致情况和一些宏观指标,预计下半年经济可能仍处于弱复苏阶段,股市可能相对低位,这为宽基ETF提供机会。

一方面,市场已经相对充分地反映了前期的悲观预期,通过沪深300的股债收益差指标可以看出,它的位置处于历史极端水平,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有所体现。

另一方面,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有望接近底部位置。本轮库存周期相对较长,连续两年企业盈利下行,但现在企业盈利趋势可能出现起稳的迹象。此外,5月和6月出台了一些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调整,未来对政策有一定期待,也可能对市场产生一定刺激。

许之彦针对宏观经济提出下半年投资有三条主线可以关注。

一是朝着低估值方向,目前市场估值较低,提供了投资机会。其次是以科技为代表的方向,中国在发展科技方面有着巨大决心,科技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力量,包括AI驱动、科创芯片和科创板等领域都有投资机会。

二是创业板市场,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其中新能源和医药板块具备投资潜力,估值较低且有较好的盈利情况。

三是沿着复苏的方向,尽管存在波折,但医药、消费和中长期产业等领域的估值已接近底部区域,投资者应该高度关注市场情绪较低的阶段,寻找未来3-6个月的反转机会。

在资产配置中,王振州认为,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是收益最高的资产类别。“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 TAA的调整是关键。风险溢价是TAA调整中重要的考虑因素,通过比较各类资产的性价比来判断哪类资产的溢价更高。”

他分析,目前股票的性价比较高,吸引力较大,但其后续发展取决于经济政策的变化和景气度的上升。他预测,下半年将出现结构性行情,即使整体指数空间有限,但结构性行情仍将存在。在把握结构性行情时,可以采用胜率和赔率的考虑。保险公司更注重赔率,希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追求更高的收益。

“我们考虑背后的因子驱动行业的上涨,尤其是从因子风格的角度来判断。根据因子风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盘增长和小盘成长的风格变化。目前小盘相关因子的空间较大,因此从风险和风格的角度考虑配置小盘相关的ETF和产品是合理的选择。”他表示。

哪些代表性指数值得关注?

从中长期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目前处于股票市场低位,成长类股票具有较大的布局弹性。同时,对于处于低位且偏周期的股票,以及选择成长类赛道或策略的指数投资,也有望获得良好的长期收益。

王振州分享了他的个人观点,建议短期关注偏小盘ETF,长期看高质量发展的泛科技和受惠于老龄化方向的ETF,并将黄金作为必选工具。“一方面,如果市场处于存量博弈状态,偏小盘的ETF仍具备吸引力。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关注高质量发展的泛科技和受惠于老龄化相关领域。科技领域的需求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受惠于老龄化趋势也值得布局。值得一提的是,黄金也还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

许之彦将下半年的投资策略聚焦于四个方面。

首先是科技领域,特别是与芯片和数字经济相关的行业。这是一个重要而清晰的投资思路。

其次是低估值的成长型白马股,特别是创业板50指数中的股票。这些股票具有较低的估值但潜力巨大。

第三个方面是低估值股票

最后一个方面是黄金,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散风险的投资工具,可以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李直则建议,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首选投资宽基ETF,如沪深300和中证500,相对于行业主题ETF来说可能有更低的波动性。

而对于有一定投资能力的投资者,下半年可以关注央企相关的中特估方面的投资机会,央企具有逆周期抵御能力、引领产业趋势的作用,并且具有高分红特征。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低估值且前期估值下跌较多的板块,尤其是新能源板块,因为其基本面景气度较高且估值相对较低。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