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优惠40%
最新!💥 速看ProPicks,获取遥遥领先标普500 1,183% 的金股策略领取六折优惠

渗透率提升 OLED产业链持续受益

发布时间 2024-4-26 14:36
更新时间 2024-4-26 14:40
© Reuters.  渗透率提升 OLED产业链持续受益

终端需求回暖,OLED面板行业格局持续优化,产能逐步释放,渗透率提升;中小尺寸OLED的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国内柔性OLED产业呈现增长态势,高世代产线投资稳步推进,带动上游材料及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

OLED面板已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全球OLED面板产能将以两位数速度增长,预计2024年产能增长率可达20%。随着高世代OLED产能的规划落地,中尺寸OLED屏幕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OLED技术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其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中控等中尺寸应用上的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其应用场景和市场边界将不断拓展。

国产厂商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的份额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持续推进高世代OLED面板产线的建设,2023年中国OLED产能可达27平方千米。2024年全球OLED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将增至544亿美元,而国内OLED产业链日臻完善,OLED材料及设备的国产替代成为发展趋势,全球OLED产能逐渐向中国倾斜。

渗透率提升

OLED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AMOLED和被动式PMOLED。相较于被动式PMOLED,AMOLED技术的复杂性使得其屏幕具有对比度高、分辨率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势,因此被应用于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各种显示设备。OLED作为基于有机化合物的薄膜发光技术,正逐渐取代传统的LCD等技术。

苹果iPhone 12系列全面采用OLED面板,其他厂商也在高端机型中普遍采用OLED面板。2023年四季度,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主流品牌新一代旗舰机型的热销及年终促销季的带动,OLED产品价格有所上涨。目前,苹果手机主要系列已全部过渡至OLED,三星手机的OLED面板使用率超过一半,OLED面板的平价化也促进了其向中低端手机机型的渗透,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30%-40%的成机型也选择采用OLED面板。

据统计,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35.1%;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77.8%,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2023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9亿片,同比增长16.1%,AMOLED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首次超过50%,全球智能手机柔性AMOLED面板出货量达到5.1亿片,同比增长29.8%,其中中国厂商的出货占比从2022年的33.8%提高至2023年的48.2%。

据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柔性AMOLED面板出货量有望提高至5.8亿片,继续同比增长13.7%。全球OLED面板产能将以两位数速度增长,预计2024年产能增长率可达20%,2025年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到7.3亿片,手机端渗透率有望超过60%。

截至2022年,中国折叠屏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26%。折叠屏、LTPO产品成为高端旗舰手机的主流选择,2025年国产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1700万部。随着多品牌切入折叠机领域,折叠手机的全球出货量2024年将达到约3400万部,给OLED显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量。

业内预计苹果将持续在旗下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产品中采用OLED显示面板,有望提高OLED的市场渗透率,据预测,2028年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OLED显示面板的出货量将增至7230万片,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显示面板市场中的渗透率将达到14%。

产能扩张

2023年3月,日本OLED显示面板制造商JOLED宣布破产,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用9英寸及以下AMOLED面板出货量达8.42亿片,同比增长11%;其中三星显示、LG Display分别以43%、1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第三,相较2022年市场份额分别下降了13、1个百分点;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43%,其中京东方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12%增长3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15%。

受限于真空蒸镀技术等原因,OLED面板的良品率较低,直接影响了其生产成本,且屏幕尺寸越大,真空蒸镀技术等的制约性越强,良品率越低。

以上两方面导致OLED面板在电脑、电视等中大尺寸屏幕上的应用仍未形成规模,目前渗透率均不到3%。国联证券指出,未来生产中大尺寸OLED屏将采用八代产线,有望使中大尺寸OLED屏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下降近50%。

智能手机是OLED面板应用的核心领域之一,2020年一季度,韩国三星在OLED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高达90.2%,而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足10%。随着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和辉光电、TCL华星的不断发展,竞争格局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2023年韩国企业在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的合计份额下降至约53%,而中国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上升至43%。

京东方AMOLED业务为公司显示器件业务的一部分,2023年,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近1.2亿片,OLED手机及创新应用类产品收入占比25%,达到367.6亿元。该公司持续发力柔性AMOLED高端需求,尤其是在折叠为代表的高端产品。2024年一季度出货量仍保持同比增长,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目标1.6亿片,同比增长超30%。由于运营及研发成本较高,OLED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京东方开始在成都投建一条OLED 8.6代生产线,8.6代线采用LTPO背板和Tandem等技术为基础的技术组合,产品主要面向高附加值IT类。京东方已在成都、重庆、绵阳投建了三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未来3年主要资本支出是在北京的6代LTPO/LTPS产线和成都的8.6代AMOLED产线。2023年,中国OLED产能达27平方千米,上海证券预计,随着京东方8.6代OLED产线的稳步推进,未来或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高世代产线,从而助力中国企业在OLED中尺寸市场中的影响力提升。

显示材料及设备不断突破

2022年,OLED材料的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2023年OLED有机材料国产整体市占率约为38%,其中,终端材料中通用层材料为17%左右,发光层材料不足6%。红、绿、蓝三色发光材料方面,目前,红色和绿色材料使用内发光效率为100%的磷光材料,蓝色材料使用内发光效率为25%的荧光材料,2023年第四季度,受OLED终端品牌需求持续高涨影响,下游客户对于OLED终端材料的需求提升,莱特光电绿光材料销量大幅增加,营业收入创年内单季新高。华睿光电蒸镀式OLED的红光和绿光材料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纬达光电已开发出OLED用薄型偏光片新产品。相较于普通功能偏光片,宽视角功能偏光片、增亮功能偏光片和AMOLED用圆偏光片售价更高。三利谱偏光片的单体透过率已从此前的41%提升到43.5%等级,目前正在开发45%以上透过率的偏光片。

显示行业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处于强力复苏的阶段,材料用量上升,鼎龙股份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7.46%,同比增长174.9%。瑞联新材拟投资8亿元用于OLED升华前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项目。东材科技年产2万吨OLED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已完成环评验收,正在投资建设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国产单体液晶和OLED材料制备技术达到全球先进水平。随着中国企业在OLED面板市场中的话语权提升,OLED面板降本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原材料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OLED材料国产替代成为发展趋势。

从成本结构来看,设备是OLED面板最主要的成本来源,成本占比约为35%,有机材料占比23%,驱动芯片占比7%。OLED制造设备处于行业上游,主要包含蚀刻、显影、镀膜、封装等设备。蒸发源为OLED面板制造的关键设备蒸镀机的核心组件,奥来德生产的蒸发源属于线性蒸发源,用于6代AMOLED面板产线,该公司一直在布局八代线蒸发源的开发,目前在搭建测试和生产平台。

在OLED产线的投资中,上游设备的投资占产线总投资高达80%,因此显示器制造设备投资与显示产业发展具有极高的联动性。国产设备商主要集中在后段模组制程和检测设备,尤其Cell/Module段检测设备国产渗透率已达86%,2021年,国内AMOLED产线设备市场投资规模约为600亿元,预计在2024年到达历史新高约866亿元。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