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大涨趋势开启!超12万投资者已采用这些做多策略。立即查看,轻松抄作业。
领取六折优惠

施懿宸:ESG是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尺

发布时间 2024-5-16 19:15
更新时间 2024-5-16 20:07
© Reuters.  施懿宸:ESG是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尺
WINK/USD
-

ESG相关政策日渐完善。2024年4月,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报告指引试行版。该指引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尤其强调了ESG信息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沟通内容,规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为ESG信息披露提供了更多传播途径。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倡导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多维度均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各部门相继发布的ESG相关政策,数量多达15例,而ESG相关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数量达16例。

不过,外界对ESG仍有争议,认为其较难处理财务收益与非财务收益的关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教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ESG与企业财务收益并不冲突,而是形成良性的资本市场的重要前提,ESG对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和财务收益都有正向促进作用。

企业是市场主体和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高质量发展也渐成共识。“ESG不同于传统的财务维度评价,评价角度更为全面立体,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施懿宸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他看来,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概念高度契合,可以有效平衡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各要素的关系,以高效率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回应新经济生态下的“高质量发展”。

施懿宸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

ESG促进企业财务收益长期增长

时代周报:在ESG实践当中,公司治理是不是比较容易被忽视?

施懿宸:很多行业头部公司对ESG当中的“G”都高度重视,从治理架构、职能分工和三会一层等方面披露了管理层对ESG工作的开展情况。

很多ESG建设刚刚起步的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仍侧重于披露传统的公司治理内容,并没有很好地体现ESG理念,缺少很多相关议题,例如管理层女性员工占比情况、ESG委员会的设立等。

三大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版出台,头部企业应该进一步提高ESG的治理能力,例如将ESG融入公司战略,识别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公司战略和决策的影响等。

时代周报:针对员工待遇提升,是否是当下中小企业ESG披露较为重要的一环?

施懿宸:中小企业应从完善治理架构开始,建立适应公司发展阶段的ESG治理体系。员工待遇和薪酬福利是国际国内标准以及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中都非常重视的一个议题,员工是企业内部利益相关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公平招聘、职业健康保障、非薪酬福利待遇都是ESG披露的重要议题。

时代周报:外界对ESG仍存争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处理财务收益和非财务收益的关系。你如何看待?

施懿宸: ESG体现的是企业长期价值,企业要想长期取得较高的财务收益,需要长期建设自身的品牌信誉,而不只是追求短平快的短期利益。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践行ESG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去经营发展,才能达成财务收益长期稳定增长。

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而言,应该尽量减少追求短期收益,而通过多个维度考察企业能力和信誉,对企业形象有立体的认知,也可以做出更好的投资选择和判断。

时代周报: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是否会增加合规成本?

施懿宸: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地缘政治因素不稳定等情况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应该是一个企业安身立命的不二选择,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和国际号召的积极作为。

ESG实践是企业从只追求满足股东需求的经济效益到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整体需求的重要转变。

ESG信息披露本身增加的成本对于ESG实践和信息披露带给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上市公司ESG实践和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也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标识。

时代周报:银河证券近期披露的报告显示,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ESG报告的披露率最高。这是什么原因?

施懿宸:金融行业的高ESG信息披露率,代表了整个行业对ESG理念的理解与落实相对深刻且领先。

ESG在国内外的发展,首先都是从资本市场开始的。一方面,是由于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正在被识别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大来源之一,并会对全球的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连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桥梁和中介,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属性,对于其首先发展ESG、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提出了一定要求。金融机构通过践行ESG投资理念,在金融服务中加入ESG要求,将ESG理念通过金融服务传递至实体产业及企业中去,以高质量的金融体系发展带动实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转型。

ESG是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标尺

时代周报: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与ESG的关系?

施懿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以ESG为抓手,深刻理解并充分实践ESG理念,将ESG作为有效衡量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水平及能力的标尺。目前我国三大交易所已经出台了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和规范,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其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效益影响,促进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

时代周报:你认为ESG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ESG如何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施懿宸:ESG的主流化发展正在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资本市场的新逻辑。而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践行ESG理念也是其发展壮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市公司应首先从董事层面加强对ESG议题的关注,将ESG理念融入上市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并构建ESG组织管理体系,以体系建设和组织架构为两大基本发力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ESG能力建设的主要维度如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设立常态化ESG运作机制,全面构建上市公司自身的ESG生态体系。

时代周报: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标准,是否存在不一致之处?

施懿宸:对于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估,更多的应该关注在非财务绩效水平方面。ESG作为评估企业非财务绩效的衡量工具,对于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底层评价逻辑都是一致的,即关注企业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水平及所作出的贡献。

而这两类企业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一致的,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是介于不同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外部监管驱动的差异,阶段性的诉求及ESG发展进程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上市公司整个群体来说,对于ESG相关工作的推进和能力提升的需求是更为迫切的。

时代周报: ESG如何推动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施懿宸:非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借鉴参考同行业中领先上市公司的ESG实践,在强监管到来之前提前布局ESG。而从融资渠道的外部要求来看,随着监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ESG纳入授信全流程,无论企业是否上市,各类融资渠道都已经将ESG纳入对企业整体表现的评估和考量范围。

所以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提高自身ESG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ESG理念与自身发展水平、业务规划相结合,分步骤、分阶段、分目标制定ESG发展规划,以稳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