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大涨趋势开启!超12万投资者已采用这些做多策略。立即查看,轻松抄作业。
领取六折优惠

成交27.58万亿创新高!2023年ETF成绩单出炉,个人持有规模占比过半,债券型ETF成交额显著提升

发布时间 2024-5-16 20:46
更新时间 2024-5-16 21:06
成交27.58万亿创新高!2023年ETF成绩单出炉,个人持有规模占比过半,债券型ETF成交额显著提升
SZI
-

财联社5月16日讯(记者 周晓雅)持续高歌猛进的ETF市场,在2023年出现了多个新变化。

5月16日,深交所基金管理部联合天弘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国泰基金和华安基金共同编写的《ETF投资交易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 《白皮书》)发布。财联社记者梳理其中的要点以供读者参考。

一是个人投资者去年底持有ETF规模超万亿元,占比过半,深市ETF持有人数量较2022年增长16%;二是非货ETF去年净流入额5696.76亿元创历史新高,宽基ETF成吸金主力;三是ETF与非货ETF去年总成交额创新高,债券ETF成交额占比提升显著;四是ETF业绩涨跌互现,商品ETF、债券ETF、货币ETF全年实现平均正回报。

要点一: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占比过半

《白皮书》显示,以穿透联接基金的持有结构进行计算,截至2023年底,ETF持有人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合计为10605.26亿元,占比50.87%,较2022年底提升1.48%。不过,个人投资者持有非货币型ETF规模合计10133.46亿元,占比较2022年底略降1.93%。

从持有方式来看,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直接持有ETF,直接持有ETF规模合计7479.40亿元;直接持有非货ETF7007.60亿元,占比较2022年底提升5.39%。

分产品类别看,商品型、跨境股票型、境内股票型、货币型和债券型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占比(穿透联接基金的持有结构)依次递减,分别为73.83%、62.75%、54.42%、22.82%和6.37%。

《白皮书》提到,个人投资者在以黄金ETF为代表的商品型ETF中占比高,体现了权益市场波动过程中对抗风险属性资产的追求。

截至2023年底的境内股票型ETF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有宽基ETF比例较高(4476.77亿元,占比53.01%)。个人投资者则持有行业主题ETF规模较高(3843.59亿元,占比66.42%),主要包括医疗医药、证券公司、芯片半导体等行业和主题。

ETF投资者群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深市ETF市场持有人数量达328万人,较2022年底增长16%,较2018年底增长6.5倍。

要点二:非货ETF去年净流入额创历史新高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创新高的净流入额。《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年非货ETF市场净流入5696.76亿元,连续三年实现净流入,且流入额创历史新高。

股票型ETF的贡献尤为突出,去年全年境内股票型ETF净流入4482.37亿元,较2022年增长94.62%;以宽基ETF成为资金流入的主力,全年净流入3195.16亿元,占境内ETF全年净流入额的64%。

具体到产品,2023年资金流入居前的8只ETF均为宽基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额最高,为669.06亿元;跟随其后的是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去年分别净流入521.75亿元、346.73亿元。

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嘉实沪深300ETF去年的净流入额也超过200亿元。白皮书提到,宽基ETF以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ETF为代表,作为资金逆势布局大盘蓝筹和科技成长板块的重要工具,上述产品在2023年得到了大幅增持,份额逆势上涨。

行业主题ETF的净流入集中在科技和医药两个赛道,这两个赛道去年回撤较大,吸引资金持续流入。华宝中证医疗ETF、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去年的净流入额超百亿元。

跨境股票ETF净流入则集中于恒生互联网ETF、恒生科技ETF、恒生医疗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去年净流入132.12亿元,位列跨境股票ETF首位,其次是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110.69亿元)。

反观榜单的另一面,货币ETF去年净流出居前,权益ETF方面,基建、煤炭ETF等产品出现资金净流出。

《白皮书》提及,地产作为当前国内经济的拖累项,基建ETF等净赎回量较大。同时,以煤炭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有着显著强于大盘的超额表现,煤炭ETF面临较大获利了结压力,出现资金净流出。

要点三:总成交额创新高,债券ETF占比显著提升

去年ETF和非货ETF总成交额均创下新高,分别为27.58万亿元、20.22万亿元。与2022年相比,去年ETF总体成交额提升4.67亿元,其中新上市ETF产品贡献增量成交额0.59万亿元,存量ETF产品贡献增量成交额4.08万亿元。

各类型ETF交投活跃度继续分化。股票ETF、债券ETF、跨境ETF总成交额环比上涨,货币ETF、商品ETF总成交额有所下降。

其中,产品数量仅有19只的债券ETF年成交额提升最为显著,去年达4.53万亿元,超过跨境ETF,占ETF总成交额的比例由2022年的7.18%大幅提升至16.43%。

这背后,债券型ETF作为场内现金管理的替代工具受关注度有所提升,产品平均成交额也由2022年的0.10万亿元提升至0.24万亿元的水平,平均换手率也大幅提高。

此外,跨境ETF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年成交额达4.33万亿元,占比为15.72%。股票ETF年成交额达10.99万亿元,占比39.85%,相比2022年有所下降。

进一步看,2023年宽基ETF年成交额达5.84万亿元,超过了行业主题ETF的4.87万亿元。整体上,2023年ETF日均换手率为6.39%,明显高于股票及债券市场。

要点四:ETF业绩涨跌互现

从业绩表现看,去年全市场ETF二级市场价格的平均跌幅为6.47%,净值平均跌幅为6.43%。

商品ETF、债券ETF、货币ETF全年实现平均正回报,2023年净值分别平均上涨13.28%、3.18%、1.85%。股票ETF2023年平均净值下跌8.2%,下行幅度最为明显,跨境ETF2023年也出现了亏损。

2023年,全市场ETF市场价格相对于基金净值的偏离度进一步缩小,平均折溢价绝对值为0.0045元,较2022年收窄0.0028元。跨境ETF、游戏类ETF去年涨幅靠前,旅游类ETF价格跌幅居前,光伏、新能源和电池等新能源类ETF也全面下跌。

《白皮书》还提到,深市ETF产品流动性服务商覆盖率去年持续提高。2023年底,深市流动性服务商覆盖的ETF数量达348只,覆盖率为99%,环比提升4%。

其中7家流动性服务商覆盖的深市ETF产品超过100只,分别为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和海通证券。其前五位流动性服务商产品覆盖度已达99.42%,前十大流动性服务商产品覆盖度100%。

深市ETF的平均流动性服务商数量由2019年初的2.44家提升至2023年末的5.29家。合作5家以上流动性服务商的ETF数量从2019年初的2只提升至2023年末的128只,占深市ETF产品总数量的37%。

深市ETF流动性增长非常显著。2023年底,深市存续ETF数量增长至350只,日平均成交额增长到216亿,单只产品日平均成交额也增加到了0.62亿。与2022年相比,2023年全年日均成交额增长了38.64%。

2023年12月,深交所推出基金主流动性服务商机制,随后共在2023年施行10天,4家ETF管理人的8只产品引入该制度。深交所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的ETF产品引入主流动性服务商机制,更好发挥流动性服务商流动性供给作用。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